最快建立自我价值的方法
已经成年但自我价值不足的人,可以运用以下的三个方法加以改善。充分地按照这三个方法去做,一个人的自信、自爱、自尊便能够在一两个月内明显地提升。这三个方法是:
1.言出必行,言出必准
2.有所不为,有所必为
3.接受自己,肯定自己
言出必行,言出必准
坚持每天每件事做到“言出必行,言出必准”,便能使自己的自信在一两个月内有明显提升——不论是自己内心还是别人,都能明显感受到你多了自信。
“言出必行”是说过的话一定要去做出来。自己答应过的事,别人尽可放心,因为自己一定完成。就算是答应自己的事也一样对待。这里有两点要注意:
第一,就算自己控制不了的,仍属自己的责任,因为那仍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。例如交通意外使自己迟到,但是自己还是为迟到而道歉,或者缴纳迟到罚款而不以交通意外为借口;别人给自己的资料错了,自己用那资料做出了错误的报告,还是自己的责任!自己信任谁、决定选择走哪条路、使用什么资料,怎么不是自己的责任呢?
第二,没有把握的事不要做出承诺。严格奉行“言出必行”的即时效果就是不会随便答应别人什么事。这样,为了能够脱身而随口答应的,为了心软或冲动承诺的事情,都会快速地减少。一两个月内,你便会因为没有欠别人的“心债”而不会感到不好意思、内心无力、难过后悔、内疚遗憾了。反之,因此你会有站得很稳很有力量的感觉,并且别人因为知道你答应过的一定算数,就会对你很放心很信任,因而尊重敬佩你。
“言出必准”指的是你说的完全跟你内心的认知感觉一致。当别人问你会议室里有多少个人,你不知道便说“我不知道”,不能肯定便说“我不能肯定”。只有当你刚从会议室走出来,在里面你真的点算过是6个人,你才答道“有6个人”。当你猜有6个人而不能肯定时,你应该说“我不知道”,或者“我猜是6个人”。没有人能够什么都知道,所以不需要害怕承认不知道会被小看了,但是如果说的话自己不能负责任,自己的内心是虚慌的,便不会有力量了。
“言出必准”的人,别人喜欢与他一同做事,因为觉得他可靠。很快,这样的人让别人感到很有力量,别人找人合作或者做什么重要的事,都会优先想到他,所以他会感到很有自信。
“言出必准”的另一个意思是:说的话完全符合内心的情绪感觉。当你心里感到不好意思,便把“对不起”说出口;当你不愿答应,便老实说“我不愿答应”。这样便做到了心口一致。
一个做到“言出必行”和“言出必准”的人,身心合一,也与所处环境中的人事物有最好的关系,所以内心的力量很大。这两点并不难做到,由此刻开始,每说一句话的时候都先提醒自己,很快效果便会出现。
有所不为,有所必为
年轻时候精力旺盛,热情洋溢,想做很多的事,也有很多抱负,但是也容易挫败气馁,结果十年过后发现一事无成,甚至有不少人做了使自己懊悔遗憾的事,带着一种很大的无力感度过一生。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?
就是因为年轻人的精力旺盛、热情洋溢、能够做很多的事,所以就更要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事。年轻人若想人生能够不断地提升、越来越成功快乐的话,需要学习“有所不为,有所必为”这两句话。
如何能够区分什么事“不为”、什么事“必为”呢?以下是三个简单和容易运用的标准。
1.“三赢”是第一个标准,也是必须坚持的标准。只要是符合“我好、你好、世界好”的事,不妨做,总错不了。就算没有即时或者直接的利益,都会有未来、间接的利益。反过来看,对于一些没有什么明显好处但是因为内心好奇想尝试一下的事,可以想一想这事是否“不会对自己有伤害、不会对对方有伤害、不会对其他人事物有伤害”,如果是这样,并且又没有更好选择的时候,可以去做。
2.自身的“建设性”。“建设性”是事情能够产生累积的正面效果,每重复一次,自己的成长、学习和未来的成功快乐便多一分。例如,帮助同学招待外国朋友,能够使自己的英文语言能力有进步,也能够使自己面对外国人的时候更自然得体。应该主动地去找这样的机会,每一次的经验都累积出学习和能力的提升,便是应该“必为”的事。跟朋友去喝啤酒斗嘴,开心一场,但是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正面效果,就算没有对自己、别人和社会产生什么伤害,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与朋友只接触一两次以维持关系吧。如果现在有两个同学来找你,一个请你去帮忙招待外国朋友,另一个邀请你去喝啤酒斗嘴,凭着“建设性”的考虑你便知道取舍了。
3.“量力而为”就是按自己的能力去决定做什么、做多少。这是爱护自己、尊重自己的表现。诚然,每次做什么事都比上次的目标高一点,这能让自己进步和成长,是好的,但是不要做过分超出自己能力的事。今天有些人学会了强迫自己定下一个比天还高的目标,然后强迫自己非常辛苦地去尝试达到它。每天都活在高度压力、紧张、担心、慌张、忙乱、无力之中,也许真的成功了一次,以后更振振有词,以此为榜样,永远活在辛苦无力之中。只要一次失败,便前功尽弃,或者大事未成,便已经耗尽精力、体弱多病。更有些人只是为了炫耀、示威或者报复而强迫自己去做超出本人能力的事,这些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,甚至会使人走上不归之路。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拥有的能力和承认自己没有的能力,才是聪明的做法。
接受自己、肯定自己
接受自己就是不要否定自己。否定自己的人,会容易否定别人、妒忌别人、对别人的成就看不过眼。否定自己的人,总会找机会去证明自己不够好,否定自己的成就,或者事事要求完美,不允许自己有错。一个否定自己的人,总有非常大的一份无力感,因为这个人的大部分力量,就是在那个被否定的“自己”里面。打个比方,想象一下你是一个连体婴儿,左边的一个名字叫作“我”,右边的一个名字叫作“自己”。两边有些时候很和谐一致,做什么事都做得很好,但是也有些时候在吵架。“我”自以为是老大,不接受“自己”,而事实上,“我”的双手双脚没长好,要靠“自己”才能走路、做事。所以现在“我”不接受“自己”,便什么事都做不出来了。
“我”不接受“自己”,而力量总是在“自己”里面。何以见得?“我”就是认为“该怎么样”的一个,而“自己”就是“不应该那样”的一个。“我”是乖孩子,“自己”是坏孩子。坏孩子总比乖孩子有力量,顶嘴的孩子总比听话的孩子力量更大,顽皮的孩子总比坐得乖乖的孩子懂得更多、能做得更多。我们不是去做坏孩子做的事,而是把坏孩子的力量用在更有效的事情上。
“我”不够好,这是事实,但是怎样的不好也还是拥有很多能力、知识、经验和潜质。更重要的是:没有了这个“我”,便什么都没有了。这个“我”就是基础平台,在上面盖什么高楼大厦都有可能。不接受这个平台的话,则无法把任何东西建筑起来。不接受自我的最典型说法就是“我必须不满意今天的成就,才可以在明天有更大的成就”。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逻辑,为什么不是“充分满意今天的成就,才可以在明天有更大的成就”?把到今天为止所做到的去掉,你明天就必须从头来过!对自己到今天为止所做到的充分地接受、感到满意,带着那份满足、感恩、喜悦的心情和成就感,明天便有更大的动力和自信去发展得更好更多,这才是正确的态度。所以,我们必须肯定自己的能力,肯定做得好的部分坚信能够每天都有所进步。
“我”不够好,但是明天可以更好。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:每天都做到比昨天更好,每天有收获、有提升、有更多成功快乐。否定了自我,每天的成功快乐自然很少。
唯一的方程式
因为自信就是“信赖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取得所追求的价值”,所以自信的基础是“能力”。“能力”的基础是“经验”, “经验”的基础是“尝试”, “尝试”的基础是“感觉”。“感觉”就是想去尝试的内心状态,也就是自信最基本的原动力。
没有“想去尝试”的感觉,不会去做第一次的尝试,因此不能有任何的经验累积,也因此不能发展出做事的能力。“经验”不一定是成功的,也有可能是失败的经验。成功的经验固然好,但是失败的经验也带给我们知识和能力。因为成功与失败从来都不是对立的,而是一个连续体(continuum)上面的两个点。例如考试及格的标准是60分,55分的确未曾达到这个标准,但是在全部的100分里,55分便是55分的成功。你把这55分丢掉,就算得到所有其他的分数,你也不会成功。做某件事情的过程中,可能第五步走错了,因而不能达到目标,但是第一至第四步是正确的,这需要肯定。同时,第五步这样的走法达不到目标,是一个事实,也是一份经验。这本身也是学习,也是能力。我们从婴儿到成年,从走路到说话,从打球到看书,每一项能力都是凭着不断的失败、不断的累积经验而学会的。偏偏就有很多人成年后不允许自己失败,为了避免失败而不肯去面对和尝试新的东西。这是不让自己成长的做法,结果是天天活在因为没有体会到成长的快乐而带来的痛苦之中。
自信的基础是“能力”,但是能力本身不一定会产生自信。犯罪行为往往需要很大的力量,你我都不敢去做。罪犯表现出很大的力量,但同时也表现出严重缺乏自信。问题少年的打斗、自残等行为,不也是显出过人的力量吗?为何他们如此缺乏自信?
原来能力必须经过肯定才能变成自信!例如,我对一个外国人说了两句英语,外国人听不懂,或者斥责我不应该这样说,我有说这两句的能力,但是,因为得不到肯定,这份能力没有变成自信。如果那个外国人按我那两句的意思给我恰当的回应,或者称赞我说得好,这样,我因为得到了肯定,这份能力就变成了自信。
每个人出生时都没有什么能力或自信。凭着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接触新事物,学习如何面对、处理,凭事情结果和人们的肯定,能力和自信才会不断地累积起来。因此,自信是成长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肯定而建立起来的。肯定有两种:来自本人和来自他人的,最好是两者都有。若只有一种,产生自信的效果会大打折扣,若长期只有一种,自信甚至会减少。
前面解释过怎样培养出自信。把整个过程编成一个方程式,就是这样:
感觉→尝试→经验→能力→(肯定)→自信→自爱→自尊
孩子出生时是没有什么自信、自爱、自尊的。他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份人生经验都让他产生一些信念、价值观和规条。这些信念、价值观和规条的终极目标是使孩子有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,其累积的效果在这个孩子的内心(潜意识)里,便是支持“我是一个怎样的人”的自我价值了。因此,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身边成年人对他的影响非常大,主要是父母,其次是家人、老师和同学。
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足够的肯定,他便能培养出足够的自信、自爱和自尊,反之,他便总是自信、自爱和自尊不足。今天的孩子每天得到的否定比肯定多很多,因而多数人长大后的自信、自爱和自尊严重不足。孩子的脑里早已没有让他成长的软件程序,这使他不断地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做出一些错误行为。其实孩子潜意识的动机只不过是使他充分地成长而已,但是人们只看到孩子行为的不合理和破坏性,企图规范孩子、约束孩子,而孩子的潜意识却把这份规范和约束当作是不让他成长的东西,所以总是反抗。这解释了孩子成长过程的叛逆性、过激行为,甚至犯罪行为。
一个人若未曾培养出足够的自信、自爱和自尊,会不断地重复上述的行为模式,就算到了中年老年之时也是一样。
对于自我价值不足的人,帮助他们重新培养出自我价值,只一个方法:便是制造机会,让他自己多做点事,并帮助他(让他自己)做好,让他得到多些肯定。事实上,这个方法也就是反复地运用上面的方程式。没有其他方法,而且无论小孩或成人,这个方法都一样有效。所以,可以用第二个重要的方程式去补偿第一个方程式的不足,就是:
多做→多做到→因多做到而得到肯定
所以,最能帮助一个人提升自我价值的方法是制造机会,让他多做、做好、因做好而得到肯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