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消委会早前公布发现「缩水式通膨」现象,即产品容量或重量减少,但价格不变,俗称减量不减价,等于「变相加价」。有澳门居民受访时表示,澳门商家「没那么醒」,他们一般会直接加价;也有居民指出,自从「全城消费大奖赏」推出后,个别能核销消费券的店铺已马上涨价.议员李静仪认为,若相关政府部门在巡查物价中发现一些乱象,应主动向公众披露,提醒居民留意。
为保障消费者权益,本澳消费者委员会与经济及科技发展局频密落区巡查物价,全力做好物价监察工作。
香港消委会发布消息指,检视了62件于过去约三年半在容量或重量上有变动的超市货品,发现16件的每单位售价录得10%或以上实质升幅,主要为糖果、饼干及零食,以及个人护理用品。有分销商表示,由于原材料费、物流费及工资上涨等因素,决定加价并同时缩减货品重量。港消委会呼吁厂商及零售商提高资讯透明度,若货品容量或重量改变,应清晰标示改动及每单位售价。
澳门消委会方面,当局则持续落区宣传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呼吁商户守法与诚信经营,希望共建诚信消费环境,以及每周均会调查超市物价供消费者比价。居民发现不少商家直接加价
对于「缩水式通膨」现象出现,澳门居民李女士受访时称,澳门的商家「没那么醒」,他们一般都会直接加价。作为一名精明的消费者,自己也曾使用过澳门消委会推出的「澳门物价情报站」,惟使用感一般,已不再使用,现在多数会与朋友一起进行比价,能省则省。此外,居民郑小姐反映自从「全城消费大奖赏」活动推出之后,个别能核销消费券的店铺已经有所行动,包括调高商品价格,还出现有超市会在周末的时候将比较好卖的貨品全部收起,「搞到逢星期六日就無野賣,想用消費券都用唔到」。也有居民发现除了超市,其他参与活动的零售店铺也出现涨价的现象,不过在扣掉消费券后价格还是比其他地方划算,因此觉得无所谓,但强调此风不可长,忧虑优惠活动结束后商家也不会再调低商品价格。
倡消委会发现乱象要提醒居民
议员李静仪认为,若相关政府部门在巡查物价中发现一些乱象,应主动向公众披露。(资料图片)
议员李静仪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,澳门有许多日常生活用品,尤其是一些已经包装好的物品都是从外地进口,澳门制造的相对较少。故涉及物价的问题,认为消委会应做好监测、报价,或是将有问题的情况提醒居民,「现在居民可能买开好像价钱差不多,都在10元,但原来是包装小了,这样就不是澳门生产或港澳生产的问题,可能都是外来物品,大家未必真的会注意到价格变化」。
她又提到,现时消委会也有很多信息发布,亦有持续调查超市物价供消费者比价。同时,她也鼓励居民多使用相关平台进行比价。此外,若相关部门在巡查物价中发现一些乱象,涉及价格披露不太好的情况,关于这些特别的个案,希望消委会也可以主动将相关信息透过媒体发布让居民知悉,提醒大家需要留意。